湖南祁阳《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》
此碑在湖南祁阳县城南浯溪,唐代文学家元结,字次山,曾寓于此。他将所撰《大唐中兴颂》请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、摩刻于江畔数十丈峻峭之石壁上。碑面320厘米见方,直行自右至左书写,共21行,每行20字,述安史之乱、玄宗逃蜀、肃宗即位、收复长安、洛阳之事。
颜字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,名闻中外,唐以后历代文人无不为之倾倒,可谓“丰碑读一过,百拜不能休”。相传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曾几次来浯溪学颜字,并写诗赞道:“春风吹船过浯溪,扶藜上读中兴碑。平生半世看墨本,摩挲石刻鬓成丝。”
清何绍基诗曰:“为舟十次经浯溪,两番手拓中兴碑。”因文章、书法、摩崖之石都非常绝妙,世称“摩崖三绝碑”。
福建泉州《万安桥记大字碑》
该碑在福建泉州洛阳桥南的蔡襄祠内。蔡襄字君谟,仙游人,官至端明殿大学士,两度出知泉州,建洛阳桥,卒谥“忠惠”。祠历代均曾修建,现存系清代重建,面三间,深三进。
蔡襄是宋代著名“四大书法家”之一,他自撰并书的《万安桥记大字石碑》,是其杰作。碑刻文字精炼,书法遒劲,刻工精致,世称“三绝碑”。碑立于祠中,分别刻在两块石头上,一为原刻,一为摹刻。
河南郑州《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》
北宋元佑六年(1091年)苏轼知颖州时,应开封刘季孙之请,以真、行、草兼用字体写成《醉翁亭记》长卷,卷末有赵孟俯、宋广、沈周、吴宽、高拱等人的跋尾赞叙。明隆庆五年(1571年)秋,刘巡邀请文彭、吴应祈为之双钩勒石,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。
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,高拱的侄曾孙高有闻因原刻磨损不清,出其家藏拓本重新刻石,立于新郑县高氏祠堂。刻技之精,不在鄢陵刻石之下。石刻共分十八块,每块长60厘米、宽40厘米左右;其后还有六块宽约40厘米、长60-90厘米的石刻,是赵孟俯、沈周、高拱等人的题跋。此碑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文、苏轼书写,刻石手法极为精巧,冠以“三绝碑”,当之无愧。